记者从2月21日召开的2023年全省残联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全省各级残联将继续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上创新突破。
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上创新突破。实施社会救助。落实贵州省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人口认定暂行办法,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人口中的重度、三级智力和精神残疾人进行单独施保,及时给予困难残疾人专项救助或临时救助。与民政等部门加强数据共享,精准识别施保对象,加大政策宣传、资金保障和工作推进力度,力争做到“应保尽保”。
完善社会福利。和民政、财政等部门加强协作、厘清职责,充分利用我省大数据集成的优势,全面、精准、动态掌握补贴对象信息,共同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确保做到应补尽补、应退尽退。推动建立完善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残疾人电信资费优惠、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残疾评定补贴等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优待政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落实社会保险。进一步协调医保和人社部门推动落实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保费代缴政策,健全为残疾职工购买社会保险和残疾人购买商业保险的补贴政策。大力推进“积善贵州·贵惠保助残行动”,完善困难残疾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在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上创新突破。深入开展残疾人产业振兴行动。落实中组部等5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和国有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或者建立岗位预留机制,有计划做好残疾人安置工作。健全并落实残疾人创业就业补贴政策和残疾人就业服务奖励政策,扶持不少于100个残疾人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或示范点建设,组织开展残疾人特色培训,大力开展残疾人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定岗培训。
深入开展残疾人康复行动。积极推动整合县域内的医疗、养老等资源,积极探索采取公建公营、公建民营、合作运营等方式,加快已立项的残疾人康复机构和托养机构的建设和运营。以政策为带动,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利用基层力量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骨干机构和社区康复示范站的建设。更加注重康复工作的软件建设,加大康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真正减轻广大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康复支出。继续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居家康复等特色服务。
深入开展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落实《贵州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主动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残疾儿童教育安置“一人一案”,推动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适合其身心特点的义务教育。持续、规范、精准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前残疾儿童和残疾大学新生助学项目,继续开展联合办学和学历提升教育。
深入开展残疾人综合解困行动。发挥残联组织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提供必要的走访探视,真心实意、真情实感地为残疾人纾难解困、多办实事。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积极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开展残疾人托养照护工作,进一步加大残疾人托养照护工作体系化建设、制度化引领、项目化推进的力度。将残疾人家改纳入适老性家改等项目中,科学、精准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把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项目实施好,真正惠及广大困难残疾人。严格规范残疾评定和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全面推行残疾人证电子证照应用和“跨省通办”。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编辑/黄军
二审/李冰
三审/金艾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